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台灣經濟研究院專題訪談內容摘要



受訪者:中華民國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協會 黃理事長孝文
協同受訪者:中華民國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協會 林秘書長天祥
                        中華民國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協會 陳理事岳朗
訪談者:台灣經濟研究院
                    研究六所副研究員 連科雄博士
          研究六所助理研究員 周佳寧女士

訪談日期:中華民國10355日星期一下午二時
訪談地點:台北市羅斯福路29123(顧問協會)

訪談內容紀錄:

問題1.我國管理顧問業者發展模式及主要利基為何?
回答1.
過去30年來的模式及利基:
主要模式:以協助生產事業提升生產效能及協助國際品保認證、技術支援等(ISO6δ、BSCERP、工程顧問)為主。
利基:多數顧問公司跟著企業外移至中國大陸服務台商兼著服務陸商,收取顧問輔導費用及各項認證費用等,因為投入者眾,同質性高,造成彼此削價競爭,後期利潤極微薄且品質良莠不齊。
次要模式:以提供教育訓練、潛能訓練或經營管理圖書、刊物為主,利基:因為政府許多計畫尤其是職訓局開設許多免費課程或低廉課程,造成這些顧問公司營運艱困甚至倒閉者甚多,台灣經營管理者的閱讀風氣不佳,所以經營圖書刊物的也甚為辛苦。
其他模式:協助專利、智財權、財務管理、企業整併等業務逐漸增多,會計師投入顧問產業的也越來越多。這幾年來ICT科技管理技術蓬勃發展,技術工程專業人士或產業別專業人士轉兼做顧問的也越來越多。
未來的模式及利基:
M型化的模式正在展開:大者越大,小者越小
以台灣的體質 及特色建議下列模式:
A.輔導方式:由狩獵到畜牧(圈養),長期陪伴建立信任基礎
B.能量對等:門當戶對大配大小配小,隨著企業成長跟著長大
C.平價工具:善用雲端經營管理工具,支援小微型企業
D.量化價值:系統結合顧問的團隊合作模式,協助企業資源連結及整合
E.國際接軌:商城、平台集體行銷推廣並與世界接軌,企業家與顧問師的接軌

問題2.目前我國管理顧問業市場概況及主要外國競爭對手為何?

回答2.
台灣顧問產業如果去除國外品牌在台分支機構不算,加上有政府背景的生產力中心及中衛中心、資策會等不計在內,大致而言都屬於小微型顧問公司之型態,近幾年屬於ICT科技服務顧問公司陸續茁壯,規模較大。服務內容正處於轉型當中,大多數顧問公司從過去以生產事業為主的業務,逐漸轉型成為以服務業為主的顧問公司而且也逐漸地與ICT資通訊技術結合或以產業別為特色的顧問公司。

國外的競爭對手:
國際間顧問公司型態龐雜,以傳統顧問公司前幾大而言,例如:麥肯錫、波斯頓、貝恩、IBM…等,規模巨大實力堅強,根本不把台灣當作對手,而以資訊顧問、通訊技術顧問、工程顧問、市場調研顧問、醫療顧問、設備顧問、航太顧問、投資顧問、理財顧問、保險顧問、客服顧問,產業別的餐飲顧問、婚禮顧問、造型美容顧問等各種型態的顧問公司為主要業務者,在中小型企業規模領域而言台灣是有競爭優勢的。與中國大陸相比台灣普遍領先大陸甚多。

問題3.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後,對我國管理顧問業之可能影響?
(與外國廠商之競爭、合作,以及我國業者的比較優勢)
回答3
全球500大企業,最新排行榜中國大陸占了86家已逼近美國,這些企業幾乎都是國營企業,這一些企業擁有了國家90%以上的資源,高官、權貴及富二代不但把持了資源且將資金轉存進了海外(尤其美國)銀行的私人帳戶,他們也投資了一些產業,包括顧問公司在內,而這一些顧問公司多數的營業項目為:投資分析、投資操作、投資 (包括標的商品炒作如:藝術品、普洱茶、名酒、房地產)、併購、財務管理等,玩的大多是金錢遊戲。除此之外,一般顧問公司的營業項目為:教育訓練、遊學考察、證照認證、工廠管理輔導(現場管理、流程改善、效率化、合理化、自動化、標準化)、訊息管理顧問、移民協助等。普遍而言大多以仿效複製為主,極少有原創且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他們也經常複製台灣顧問公司的商品,並以低價作為競爭手段。中國大陸從2014年起將朝向內需及服務產業發展,並鼓勵民間創業(飲食業及軟件業),預期未來中國大陸的中小微型企業將會蓬勃發展,需要借助顧問經驗的機會也會增多,台灣中小微企業自力更生蓬勃發展的優質經驗及創業素質,全球排名數一數二,顧問與企業主的互動磨合下,也帶出了一些新世代的專項領域顧問師,台灣對於中小微型企業的務實經驗及文化素質,絕對勝過中國大陸許多,顧問具有競爭力,服貿協議開放與否影響不大。大致而言他們對於管理顧問的觀念、素養及實務技能,平均素質還落後台灣至少十年以上。(請參考附件一)




Soul Surfer - 詹景耀 顧問


半夜就寢前看了一段改編自衝浪手Bethany Hamilton的真實故事,2004年出版的傳記文學《靈魂衝浪:一個關於信念、家庭和重新站上衝浪板的真實故事》(Soul Surfer: A True Story of Faith, Family, and Fighting to Get Back on the Board)由AnnaSophia Robb主演的"靈魂衝浪手"(Soul Surfer)。
片中故作堅強斷臂的Bethany在一連串生活適應的挫折後終於在好友的面前崩潰,質疑上帝為何要如此對她?
艾蓮娜說了一段令我茅塞頓開的話,大意如下:
我不知道有時候會發生不好的事情,但我相信:一定會有好的事情存在~雖然我不知道是什麼?
我們常說:上帝關閉一道門時也會為我們開一扇窗
也說:上天自有其安排及道理~任何事都有它的用意
更說:任何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但在低潮中不免如Bethany般不解上天的安排,積極的人可以解讀成是上天給的生命習題,是為了另一個更好的未來作準備!
或許也可以換個角度用佛家的"無常"及老祖先的"易經"原理來思考。
人生本無常,此刻不知下一刻將發生什麼事,其因果反覆難以預料,但所謂"事出必有因"、"物極必反",發生在時空中的任何事物都互為關聯、相生相伴、循環不已~沒有絕對好,當然也不會有絕對不好~在危機發生時往往伴隨機會的產生;而機會往往也潛藏危機。
是故,人在低潮不要只看到絕望、黑暗,而忽視一片漆黑中星火可能帶來的光明;而在高峰時更要小心謹慎,留意隨時可能墜落的危險。
但在"無常"中,"存正念"、"種善因"絕對可以為自己積蓄由谷底昇起的能量。

作者:詹景耀 顧問
x

有關:恐懼 - 詹景耀 顧問


這陣子重覆看了蝙蝠俠【The Dark Knight Rises】,片中最讓人玩味再三的是有關【恐懼】及【絕望】的觀點,我的體會如下:

電影中,布魯斯韋恩將恐懼化作力量與它共存,成為蝙蝠俠,最初,他用憤怒來對抗恐懼,但這卻不是真正地面對恐懼的方式,所以忍者大師提醒他,小心使用憤怒,別讓憤怒控制了自己。

但事實是,恐懼是因為軟弱,因為無法承認自己的軟弱、無法改變自己的軟弱,所以用憤怒來武裝自己,來讓自己變得比恐懼顯得更有力量,這可以暫時性地控制自己的恐懼,但卻對純粹的惡帶來的恐懼沒有任何作用,因為那個恐懼遠遠超過人所能理解的巨大。

Blind Prisoner: You do not fear death. You think this makes you strong. It makes you weak.「你不害怕死亡。你認為這帶給你力量,但卻使你虛弱。」 Bruce Wayne: Why?「為什麼?」 Blind Prisoner: How can you move faster than possible, fight longer than possible without the most powerful impulse of the spirit: the fear of death. 「你要如何比可能辦到的速度還快,而且持續長久的戰鬥,在沒有最有力的靈魂衝擊下:對死亡的恐懼。」 Bruce Wayne: I do fear death. I fear dying in here, while my city burns, and there's no one there to save it. 「我的確怕死,我怕死在這裡,看著我的城市燃燒,而且沒有人能拯救它。」 Blind Prisoner: Then make the climb.「那就爬出去。」 Bruce Wayne: How?「怎麼作?」 Blind Prisoner: As the child did. Without the rope. Then fear will find you again.
「就像那個孩子一樣,沒有用繩子。然後恐懼將會幫助你。」

對死亡的恐懼將會幫助你得到甚麼力量?不是憤怒,而是勇氣。

為了生存,為了見到明天的第一道曙光,想要活下去就必須戰勝恐懼,唯有勇氣才能在你跌倒的時候學會自己站起來,不依賴別人。

我相信「恐懼」是生物保護自己的基本機制──因為「恐懼」,生物知道要如何迴避及因應"危險"而不讓自己受傷害。如果不知或刻意忽略「恐懼」而暴虎馮河是不負責的莽夫;但因「恐懼」而裹足不前則是懦夫。

在遇到恐懼或者失敗時,一旦轉頭逃跑,它就會永遠如影隨形般地追著你、糾纏你,唯有面對它,全力展開反擊才有機會克服、超越,或者找到其他可能性。
而承認、接受失敗正是面對失敗及恐懼的第一步~否認及逃避都只是自欺欺人,
或許騙得了別人,但騙不了自己及事實。

或許當你不害怕失敗時,失敗就不敢出現在你的四週。
作者:詹景耀 顧問

服務貿易協議記者採訪黃孝文先生之文稿


受訪人:中華民國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協會 理事長 黃孝文先生
訪問人:新蘇黎世日報 東亞特派員 Patrick Zoll (周仁光)先生 瑞士籍
採訪日期:西元2014年4月3日下午14時至15時
採訪地點:顧問協會會議室 (台北市羅斯福路2段91號23樓)

提問1:企業界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服貿協議)有何想法及期許?

回答1:
1.全球貿易競爭合作與聯盟關係已是趨勢,世界是平的,且門戶將大開,鎖國主義或保護主義(保護國內特定企業) 證明是無法長久的。
2.電子商務、網路貿易、雲端管理…的時代來臨,是趨勢,是無法阻擋的。
不管你願不願意!企業應該順應趨勢與潮流,逆勢操作將會充滿危機!
3中國大陸「兩岸」關係並非一般國與國的關係,中國大陸過去的一些政策、行為對台灣並不友善,甚至有吞併台灣的潛在危機,所以不能用一般國與國的關係進行思考。
4.國民黨執政對國家治理的綜和表現尤其是經濟表現令多數民眾失望,總統馬英九所領導的執政團隊在民眾心目中的滿意度平均低於20%,造成民眾對政府的執政能力缺乏信任及信心。
5.服貿協議簽約前後執政者雖有進行一百多場溝通會議及簽約後的20場公聽會,但是因為進行方式及溝通的不良,致使絕大多數的民眾無法了解甚麼是服貿協議!心中充滿疑惑!
6.國民黨因為堅持在立法院審查服貿協議時必須包裹表決及拒絕任何的修改,且拒絕民進黨提議的逐條審查,最後還想強行通過的行徑下,引燃了導火線,致使許多大學生怒火中燒而集體強佔立法院,訴求「反服貿」主張,要求馬英九必須接受他們的4大要求,否則將進行長期抗爭!馬英九目前已經答應學生提出的3項要求,包括逐條審查及監督機制,唯獨退回本協議進行重審重簽堅不讓步。
綜合上述六點想法,可以理解台灣人民尤其是企業界普遍並不擔心開放或競爭的問題,大家擔心的是與中國大陸的競爭及合作的問題,兩岸因為互信基礎薄弱,再加上執政者執政績效不彰!執行力及監督管制能力都令人擔心的情況下,企業界也充滿著矛盾的情結!支持者與反對者皆有,這就是台灣的現況!
我個人對服貿的期許是:簽訂兩岸服貿協定是必要的作為,中國是全球的重要市場,企業不應該放棄這個市場,只是兩岸的特殊關係我們更應該小心謹慎的處理問題,台灣依賴中國太深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提問2:那些產業會從服貿協議得利?那些會受害?

回答2:
所有的產業都有強者與弱者,競爭力強的企業會從服貿協議得利;反之,競爭力弱的企業將會受害!競爭力強的企業不見得是大企業,而是技術含量高、核心能量深、創新研發強或品牌價值優的企業,例如:透氣保暖且防風防水科技布料業者或網路創新服務商品,又如知名小籠包或咖啡餐飲連鎖店,再如精密機械工具機或高科技腳踏車或金融業、證券業、資訊業等;而競爭力弱的企業也不見得是小企業,而是同質性高、無研發、無品牌、技術門檻不高或利潤微薄的企業,例如:多數的代工業(OEM)或不具特色的服務業等,而印刷出版業、物流業、倉儲業認為他們會不敵大型陸資削價競爭,但卻有印刷業者認為台灣有競爭優勢正準備進軍大陸,美髮師認為他們可能會只能待在中資連鎖美髮沙龍工作,但訪問美容美髮公會理事長時卻說我們的優質服務品質具有競爭優勢!且台灣的價位及市場規模,陸資不見得有興趣。所以要特別指出哪一個產業受害比較難,因為每個產業裡都有自認為不擔心兩岸競爭的業者。
我個人認為競爭力強的企業應該鼓勵他們積極布局全世界,而不應該牽絆住他們;反之,競爭力弱的企業應該考慮強化體質提升競爭力或轉型或更換跑道等,而政府也應該提供必要的配套措施,例如:輔導協助、轉型協助、補貼、優惠貸款、社會福利、救濟援助或服貿捐…等各項措施,以降低競爭所帶來的傷害。

提問3:企業界人士如何看待此次示威?

回答3:
學生這次的示威行動展現了驚人的組織動員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他們對這個國家及對這個社會的熱情與使命感令人佩服與肯定,他們的勇氣與決心甚至令人感動!學生對於服貿的要求大致而言是受到多數人民支持的,尤其是330(3月30日)總統府前示威活動所表現的高度自律行為及解散後的環境恢復速度,令全國民眾刮目相看,有人稱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完美的抗爭行動。企業界人士普遍認為這次的學生示威是執政者未能讓民眾事先清楚了解服貿協議條款才會有今日的示威抗爭!而馬英九回應學生同意四項訴求的三項後,企業界人士有些便認為學生應該適可而止了。

提問4:以企業界角度來看,對馬政府的施政及中國政策評價為何?

回答4:
馬英九總統我認為他是一個有心想改革的人,他希望將台灣的一些腐敗或不合時宜的制度改正過來,他不想也不會討好選民,所做的事情經常是吃力卻不討好!他是一個想做事的人,他不是一個政客!只是他的身旁缺乏傑出優秀的經營團隊,而這個優秀團隊的組成極為困難,原因並不是人才的問題,台灣的人才素質很高!原因是公務人員制度、利益團體角力及政黨惡鬥的問題,這一些問題會讓馬英九的施政團隊難以展現績效!簡而言之,即便聘請在企業界表現傑出的CEO來協助執行,也會人才變成庸才!馬英九可能會成為一個失敗的改革者!
馬英九的中國大陸政策是破冰之旅,將過去兩任總統(李登輝與陳水扁)十多年時間對中國大陸的冰冷或敵對態度轉化成破冰或友善態度,這個政策方向是美國所支持的方向,兩岸先從經濟、文化進行交流合作增進彼此的了解及信任,不要再有敵對的氛圍,慢慢逐次的再來談政治問題,不論一國兩制或邦聯制或其他任何可能的方式,就是不能搞台灣獨立!而台灣的多數人民也傾向維持現狀,先進行經濟文化的交流合作後,政治問題以後再說吧!這樣的中國政策有人認為太親近中國,不過大致而言反對的聲浪並不大。

提問5:在經濟上,台灣是否應聚焦於中國或尋求更多元的途徑?

回答5:
台灣的經濟活動對外貿易佔了將近七成,而其中又有將近七成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所以台灣幾乎將近一半的經濟活動皆與中國大陸有關,企業要與全世界做生意,本來就應該要考慮風險的問題,必須尋求更多元的途徑分散風險,不可以孤注一擲。
這次反服貿抗爭,其實許多人真正擔心的是「台灣的未來被出賣了」!自從中國大陸崛起之後,發現過去的文攻武嚇並無法降低台灣人「仇共反共」的心態,這幾年來改以金錢攻勢積極投資台灣展現兩岸緊密合作的氛圍,卻造成「恐共懼共」的心理矛盾,許多人認為中國大陸用資本吞噬台灣,運用更大更好的利益吸引台灣的資金、技術及人才等,中國太大而台灣太小,所以擔心台灣有被吸乾、吸空的焦慮!這個焦慮也確實令人擔心,因為這已涉及國家意識及國家安全的問題!商人無祖國!果真如此的話,相信多數的商人或企業家恐怕難以抵擋如此的誘惑!所謂「以商逼政」就是這個道理。

提問6:如果服貿協議無法通過,將會對台灣經濟有何影響?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

回答6:
如果服貿協議無法通過,必須再重新與中國進行談判,變數將會增多!且擔心與台灣同質性較高的韓國搶先台灣一步與中國簽訂FTA,短期而言對台灣的經濟有關稅及優惠措施的影響;長期而言經過這次抗爭而整合出全民的共識,何嘗不是一個較能長治久安的辦法!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去的有時也不一定是壞事,上帝關了一個門,祂也將會再開出一扇窗!台灣許多有能力有競爭力的企業其實早就進去中國了,服貿協定簽與不簽對這些企業而言只是加不加分數的問題,而不是生死存亡的問題!當然對一些不具特色或微利產業如多數的代工業(OEM)等,他們的衝擊很大,因為關稅將決定他們的存亡。這些大型的代工業者聘僱勞工有些都以數千或數萬人計算,一旦倒閉將會對台灣造成嚴重的衝擊及嚴重的失業問題!
如果真要找出一個替代方案,那麼朝商品的特色化、差異化及難以取代的方向努力這是其中的一種長遠替代方案,就像隱形冠軍或中堅企業或優質連鎖品牌一樣,讓全世界的人在某個特定領域都需要你的產品,而別人卻不易生產出來這樣的產品或永遠追趕不上你的商品品質或服務,也因此甚至於你還能夠制定市場價格並掌握市場的主控權,這樣就是別人來找你合作,而不是你去求別人合作了!我認為台灣應該要轉型成的企業型態是:以10人創造1億元年營業額的高價值企業(每人年平均營收貢獻1000萬元);而不是以10,000人創造100億元年營業額的低價值企業(每人年平均營收貢獻100萬元,企業利潤相當微薄!),相信能如此,如果服貿協議無法通過,對這些企業而言影響及衝擊是很小的。
當然你一定會說,上述的替代方案難度很高,而且遠水救不了近火!是的,我認為短期急迫的建議是:與其他的國家合作,借助其他零關稅國家名義(借殼)進入該市場,或透過虛擬市場進行交易,或思考如何分散風險將市場進行移轉等,但是這些建議都會有一定的難度或滯礙,所以通過服貿協議有時是不得不的選擇。

提問7:您個人支持服貿協議嗎?

回答7:
我個人支持服貿協議,但是必須讓全國民眾了解、斟酌審查並獲得多數人的支持。還有,我必須補充說明國際談判或協議,內容都是經過取捨、讓步或爭取後,修改協調出來的,雙方的條款一定都是「部分較有利及部分不太有利的!」,如果我們只能接受有利的條款,而排除不利的條款,那麼大概很難達成協定!這就需要靠大家的智慧了!

附註:

1.採訪記者簡介:
新蘇黎世日報 東亞特派員 Patrick Zoll (周仁光)先生 瑞士籍,
是台北外籍記者聯誼會會員,
周君2012年3月起擔任該報東亞特派員,採訪範圍涵蓋日本、朝鮮半島及台灣。周君曾於2012年10月8日於該報中,專題報導台灣議題之新聞,標題:「拓展國際空間的一小步 -台灣在多邊外交關係中受制於中國大陸」。
2013年11月曾就我國決定自徵兵制改為募兵制之相關議題來華採訪。

2.媒體簡介:
「新蘇黎世日報」創刊於1780年,發行量13萬3,000份,讀者近30萬人,係瑞士德語區重要媒體。

舒適的環境造就不出強者


有一個電視節目叫「超級星光大道」,透過千人海選,選出僅有數十位具有歌唱才華的選手,再經過一週又一週的競賽,逐漸淘汰到僅剩十位,再賦予一到十名的偶像殊榮,第一名除了有高額的獎金、獎品外,唱片公司的製作人也保證簽約出唱片,並全力宣傳,捧紅這位冠軍新人。每次看到選手們的幕後花絮、過關或失敗感言,都會令人感動!有時,還會不由自主的為他們喝彩!為他們加油!

一個人,會付諸行動報名海選,其實並不容易,需要有勇氣與行動力!這一千多位參與者值得肯定的是:他們不是當一個旁觀者,更不是在腦袋裡想一想便作罷!他們是真的拿起報名表寄出資料、排出時間、不顧旁人眼光、不怕失敗挫折的參與千人海選!光是這一點就令人佩服!不論選上與否!這樣的勇氣與行動力是值得鼓勵與肯定的!
接著,這數十位被挑選出來的選手,將要面臨前所未見的各項挑戰,本來擅長抒情歌曲的,被要求唱搖滾音樂;本來羞澀不善舞蹈的,被要求火辣演出;本來偷偷參加比賽的,連父母都來參與鼓掌!評審老師要求的不但是要嚐試新的曲風、新的創意、要能穩健的自然演出,而且要展現出獨特的個人風格!除此之外,每週的淘汰賽總是令人膽戰心驚,反覆練習的過程總是令人累得人仰馬翻!競賽要擠進前十名,大約需要持續半年以上的時間才能見分曉!這真是一場體力、心力、能力與耐力的競賽!

如此激烈的競賽,何嚐不是人生的寫照?不論是求學或是進入社會以後的職場、商場競爭,哪件事情不需要體力、心力、能力與耐力呢?但是,“人”,通常不願真正面對如此殘酷的事實!總希望有更簡單、更輕鬆、更快速、更少付出而有更多收獲…的途徑!總是在希望、等待與期待中遺憾的過完了一生!為甚麼呢?因為,人,本質上是喜歡舒適環境的、是好逸惡勞的、是喜歡享樂的!沒有人,天生喜歡惡劣的環境、更沒有人天生喜歡勞累與痛苦的,不是嗎?

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感覺舒適的空間,多數的人都希望在這個空間裡得到他想要的,成就他想成就的目標!問題是,可能嗎?以學生為例:想考取一個好的國立大學,每天睡到自然醒,果然舒適!但是,有些人卻願意強迫自己「痛苦起床,多讀點書」;而到了假日讓自己輕鬆一下無可厚非!但是,有些人卻願意強迫自己「犧牲假期,加強課業」。再以工作為例:總想找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但是,有些人卻願意強迫自己選擇「事多、煩多、經驗多」的工作;應徵總是想著較輕鬆的工作,但是,有些人卻願意選擇「挑戰性高的工作」來挑戰自己!

進入職場工作,如果能找到適合自己個性及興趣的工作或行業,是多麼幸運的事情,退其次,也應該找到接近專長或起碼不排斥的工作,因為它基本上較能讓您發揮所長而且可能較舒適愉快些,也較能做得長久,否則,個性格格不入,興趣又不吻合,將會痛苦難過許多的!即便找到適合自己個性及興趣的工作或行業,也會遇到一些困難與障礙,例如:與團隊的理念不合、與同事的相處不愉快、企業文化氛圍不佳、缺乏公平正義、賞罰不明、勾心鬥角…等,都會令人覺得很不「舒適」!遺憾的是,這樣的工作環境,卻普遍的存在許多企業之中,當您無從選擇或難以選擇的時候,您只好面對它、接受它並處理它,面對與處理的過程相信是不會「舒適」的!甚至痛苦不堪!

這樣的環境下,有人選擇避險與妥協,有人選擇改變與挑戰,有人最後選擇離開這個不良環境!重要的是,您在這個環境中您不論扮演何種角色,您究竟學到了甚麼?體會了什麼?或改變了甚麼呢?職場,本來就會存在良善的環境與惡劣的環境,職場環境自古以來都是存在這些現象,只是比重與程度的問題而已!

正能量強的人,他能影響環境,讓環境越來越轉為良善;正能量弱的人,它容易受環境影響越來越被同化甚至轉為惡劣!正能量強的人,他會是一個問題解決者或起碼是問題接受者;正能量弱的人,他會是一個問題抱怨者或者成為問題製造者!正能量強的人,他容易成為一位強者!

小胖-林育群先生,身形圓胖且相貌平凡,小時也常被嘲笑或欺負,他五歲就知道自己喜歡唱歌,他為了將一首歌練好,可以反覆練習千遍以上,而且仔細用心的一句一句揣摩練習,甚至於同一首歌會找出各種不同演唱者的不同版本風格,相互比較找出各種版本的最佳唱法,最後終能唱出最完美最精準的歌曲,他在日本第一次全球性的關8- KTV歌唱大賽中(嚴格檢視音準與節拍的比賽),擊敗所有的日本歌手,拿到了冠軍榮耀!許多日本人都驚訝小胖的日文發音比日本人還精準!在場許多聽眾被小胖的歌曲感動得直落淚!在日本小胖擊敗不計其數的知名女性歌手,被譽為是「奇蹟的歌聲」!其中尤其是夏川里美的「淚光閃閃」小胖贏得有史以來的最高分,值得一聽。

這是什麼樣的嚴苛競賽看看便知(小胖第四度上關8競賽影片):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oE_0lvtDg/

小胖的成功不只是興趣或天分,他練習的時間經常是別人的數倍甚至於數十倍,他必須練習英語歌、日語歌、粵語歌…這些不同語言的歌曲也並非天生就會的,成功絕非偶然,順境或舒適的環境人人想要,但是,它卻難以造就強者;逆境或不舒適的環境人人想逃,但是,它卻是造就強者的搖籃!社會新鮮人或新創業者,不能因為困難或阻礙而阻擋了自己的夢想或理想,勇於向逆境挑戰,勇於向不舒適的環境挑戰,勇於做別人不想做、不願做、不敢做的事,那麼,你的成就與機會將會比一般人更大且更具優勢!這是一個全球競爭白熱化的時代,安穩的人生或許令人舒適;而動盪的人生或許令人焦慮,但是,人不比動物,只要三餐吃飽就心滿意足的,人應該有更遠大的想法不是嗎?當我們正在與全球近70億人競爭的時候,我們想的應該不是只有自己吃飽飯這件事情而已吧!

我相信,選擇舒適環境的人極多;而選擇接受挑戰的人極少!問題是何者較有可能成就他想成就的目標呢?或在這個全球競爭激烈的世界裡勝出呢?答案,相信聰明的您已經知道了!

作者:黃孝文 先生 現任:中華民國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協會 理事長

日期:西元 2011 年 2 月 27 日發表 ( 2014年4月6日修訂 )

對錯之間 - 詹景耀 顧問


「非黑即白」二分法是最簡單、便宜行事的選擇方式,但是往往讓人們錯失在由黑到白的連續光譜中無限的可能性及豐富性~
事實上,"黑白"、"對錯"的標準往往不是那麼絕對,而是相對地,端看你站在那個位置?那個時間點?主觀條件是什麼?客觀條件是什麼?
最糟的是~人們老是有意、沒意或者刻意忽略時、空、主、客觀因素而去評斷"是非"、"對錯"──或許滿足評斷者情感上的需求,但往往得到的是爭論及對立,或者怨懟,不但模糊真相,陷入時空的羅生門,徒增紛爭。
常常評斷對錯、黑白只是人們的手段及藉口,用來隱藏或模糊評斷者真正的意圖、目的。

作者:詹景耀 顧問

磨擦力 - 詹景耀 顧問


在力學的領域中,【磨擦力】對這個世界扮演相當矛盾的角色~人們為了"移動"千方百計想要克服它;但是為了"靜止"、"控制方向"及"固定"卻又巴望它能發揮魔力,阻檔"移動"。
據說如果沒有【磨擦力】的話,則我們熟知的這個世界將無法存在──建築、器物...甚至到物質的組成,都必須藉助【磨擦力】才能存在。
人生不也是如此嗎?沒有【磨擦力】(挫折、困境…)我們永遠不會理解、珍惜擁有、幸福的可貴~甚至不知為何而戰?或者遺忘初衷及熱情,更糟的是大頭症發作、目空一切、暴衝釀禍。
在創業或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最難克服也最令人喪志的往往是起步時的"靜磨擦"──資金、人才、業務、通路...千頭萬緒,要什麼缺什麼,所謂"萬事起頭難"!
但是起步後不代表萬事OK,還有時時存在、不斷消耗你能量及資源的"動磨擦"(事業經營中,每分、每秒、每天、甚至每個階段總有無數不可預期的困難及變數),如果不能時時保持或補充新的動能,並且努力克服或降低前方的阻力,一不小心就會慢了下來,甚至停止不動。
是故,對於新創事業,如何衝破"靜磨擦"是極大挑戰,但若是缺乏長期規劃及準備往往卻死在"動磨擦"!

作者:詹景耀 顧問